迈出强强京港据要关键一步场化联手数素市
这两天在京港洽谈会上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11月30日那天,在香港举办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场上,我亲眼见证了数码港和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业内简称北数所)签署了一份重量级合作备忘录。说实话,这种强强联手的场面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领域还真不多见。 记得签约仪式上,数码港的任景信总裁和北数所的翟彦杰董事签完字后,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我当时就在想,这不就是典型的"南北呼应"吗?北京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香港则是国际化的重要窗口,两者的结合简直天作之合。 说起来,这个合作最吸引我的是他们要共同打造高价值数据的基础设施。想想看,现在中小企业最大的痛点不就是数据获取难、流通慢吗?这次合作正好瞄准了这个痛点,要解决数据供需对接、安全合规这些"卡脖子"的问题。 数码港主席陈细明在发言时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香港要建设国际数据港,就必须打通数据流通的任督二脉。"这句话说得太形象了。确实,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就是新石油,而基础设施就是输送管道。 北数所的范文仲董事长说得也很实在:"现在推动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记得2021年北数所成立时就在业内引起轰动,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布局跨境数据流通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会上还搞了个揭牌仪式。北京创业黑马集团正式落户数码港,这是内地首家创业板上市的创业服务公司在香港落子。我跟他们数智云科的冯莎莎总经理聊了几句,得知他们要在京港两地建一站式服务机构,这对促进两地数字经济企业交流绝对是大利好。 想想也挺感慨的。从2022年开始,创业黑马在北京打造的"数字人基地"已经服务了110多家企业。现在他们把这种成功经验带到香港,未来可能会催生出更多跨国合作的创新案例。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经济的老记者,我觉得这次合作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直指中小企业数据需求痛点;二是着眼跨境数据流通;三是强调安全合规。这三板斧下来,说不定真能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临走时,数码港的公关负责人冯倩雯还跟我说,后续会有更多具体项目落地。我已经开始期待他们的下一个动作了。一场"数据联姻"背后的战略考量
业内人士怎么看这次合作
不只是签约这么简单
数据要素市场的未来可期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数字资产投票权:美国选民正用加密货币作为政治选择的标尺
- 加密交易所IPO热潮来袭:谁将成为下一个Coinbase?
- 币圈风云:比特币阴跌背后,以太坊异军突起
- 纽约ETH黑客马拉松2025:10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区块链创新项目
- 加密货币市场狂飙:比特币13万目标在望,以太坊4800美元只是热身?
- 特朗普专访独家解读:这些政策走向将影响全球经济
- 市场惊魂夜:当PPI数据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比特币风暴来临前的平静:机构悄悄布局的惊天信号
- 市场惊魂夜:为何CPI数据利好反而引发加密市场暴跌?
- 守护每一分血汗钱:火币HTX七月风控工作实录
- 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解读Project Crypto引发的金融革命
- 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WUSD强势入驻菲律宾主流交易所
- TRB疯狂拉盘背后的收割游戏:小韭菜的血泪教训
- 币圈创富记:从零到千万的秘密
- 我和二弟的跌宕人生:一个数字资产的真实自白
- 92亿比特币深埋垃圾场12年:一个人的财富救赎与区块链荒诞剧
- 以太坊暴涨背后:大鲸鱼们在下一盘什么样的棋?
- 加密货币市场惊魂记:暴跌后的机遇与陷阱
- 当监管者成为革命者:一位SEC高官的惊人觉醒
- 今晚数字货币市场走势:我的实战操作建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