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资暴雷香响虚拳出卫战击打港监管重产保事件
说实话,最近香港虚拟资产市场这潭水可真是越来越混了。自从JPEX这颗炸弹引爆后,整个行业都在瑟瑟发抖。作为香港金融市场的"守门人",证监会(SFC)这次是真的动真格了。 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业内朋友还在开玩笑说香港监管太温柔。现在看来,这话说得太早了!9月25日那天,SFC开记者会的阵仗可不小,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梁凤仪总裁眼神里的杀气。 这套"4+1"名单制度真是绝了!就像给市场装了个"人脸识别系统": - 持牌名单:相当于三好学生榜 - 结业名单:告诉你哪些平台准备卷铺盖走人 - 获授权名单:正在等待考核的"预科生" - 申请者名单:刚报名的"新生" - 可疑名单:这就是传说中的"黑名单" 说实话,这个设计真的很香港style——既有国际化的清晰标准,又保留了中式管理的细致入微。 说到JPEX,我想起上个月在铜锣湾等红灯时,还看到他们的大幅广告牌。谁能想到转眼就变成这样了?这家平台简直就是"踩雷"的集大成者: 先是找明星站台这事儿就够离谱的。我在金融圈混了十几年,从没见过哪个正经金融机构会请张智霖这种咖位的艺人代言。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宣传话术——什么"已获海外牌照"、"与上市公司合作",这不就是明摆着欺负散户不懂行吗? 最讽刺的是,SFC早在2022年就把他们列入黑名单了,但人家照样大摇大摆地做广告、拉客户。这就好比警察天天在通缉令上贴你照片,你还敢在警局门口摆摊! 当我看到涉案金额超过14亿港元时,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这可不是小数目啊!要知道香港普通白领一年的收入也就30-40万港元。 现在回想起来,JPEX的套路其实很老套: 1. 先用高回报诱惑你入场 2. 等你资金进去后就设置各种提现障碍 3. 最后干脆连1美元都不让你提走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骗局,居然能让2000多人中招。说到底,还是贪念作祟啊! 这次事件让我想起2015年的"大时代"股灾。那时候SFC也是雷霆出击,直接改变了整个市场的游戏规则。 现在的处罚力度真不是闹着玩的——最高7年监禁+500万罚款。我认识的好几个交易所老板最近都在连夜开会,生怕自己被列入可疑名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香港只有OSL和HashKey两家拿到了1号、7号牌照。这说明SFC的审核标准确实严格,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过关的。 作为一个见过太多风浪的老兵,我想说: - 千万别被明星代言迷惑,巴菲特可不会给你推荐平台 - 收益率超过8%的都要打个问号 - 提现前先查查平台在SFC的名单上是什么颜色 - 记住:合规的平台永远不会阻止你取钱 JPEX事件给整个行业泼了盆冷水,但这未必是坏事。至少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在香港这块地盘上,想要长久发展,就得按规矩来。那些还想玩"野路子"的,最好趁早收手吧!SFC放出监管大招:"4+1"名单制度
JPEX:一个教科书级的反面案例
14亿骗局的警示意义
监管风向的深层转变
给投资者的忠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NFT市场:寒冬过后能否迎来春天?
- 比特币生态进化论:从炒作狂欢到价值基建
- 为什么DLC.Link可能成为比特币DeFi的破局者?
- 金融市场周报:利率政策与加密市场的微妙平衡
- 一位老韭菜眼中的Token2049:亚洲加密市场的冰与火之歌
- 当NFT遇见拍卖:Bounce Finance如何重新定义加密交易
- 解读USTC暴涨:从懵逼到追高的心路历程
- 以太坊震荡行情下的关键支撑位分析:三针探顶后该何去何从?
- 以太坊行情解析:1585关键点位能否突破?
- 市场震荡期:这3个山寨币12月或将面临深度回调
- 手把手教你用JASMINER X16-Q挖OCTASpace,收益直达钱包
- Blast的明牌游戏:当羊毛党遇上资本大佬的狂欢
- HyperLend: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
- 数字人电商:一场颠覆你想象的购物革命
- 游戏巨头押注区块链:索尼微软的特洛伊木马计划
- UNI:颠覆加密交易格局的百倍币潜力股
- 以太坊要起飞?机构疯狂囤币背后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
- Layer2代币异军突起:小币种的大行情,你看懂了吗?
- USTC暴跌60%,抄底机会来了?这些赛道或成下一波热点!
- 解密区块链交易抢跑:一场价值264 ETH的黑暗游戏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