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块链科技见区巨头I遇当A打破的垄断
在这个AI技术被少数科技巨头垄断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没有另一种可能吗?作为一名密切关注加密领域的分析师,我最近被Bittensor这个项目深深吸引。这个野心勃勃的项目正在尝试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定义人工智能的未来。
一、Bittensor究竟是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把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理念应用到人工智能领域会怎样?这就是Bittensor正在做的事情。它是一个开源的机器学习网络,利用区块链技术将AI开发民主化。简单来说,Bittensor就像是一个"教会计算机如何学习"的分布式网络,让AI不再被Google、OpenAI这样的科技巨头垄断。
记得去年十月那次重大升级吗?它引入了"子网"概念,就像是在主网上搭建各种AI应用的"乐高积木"。现在已经有30多个子网在运行,其中一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子网5,它简直就是去中心化版的Midjourney!
二、这个网络有多活跃?
让我们看看这些惊人的数字:756天的持续运行,6.15万个活跃账户,500万枚TAO被质押(占总供应量的88%)。这些数据告诉我,Bittensor社区正在蓬勃发展。我在研究时遇到一个有趣的问题——找不到TVL数据,但这反而让我觉得这个项目更纯粹,它不搞那些花哨的营销数字。
三、代币经济学的智慧
Bittensor的代币TAO设计真是太精妙了!它采用了类似比特币的POW和类似以太坊的POS混合机制。矿工提供AI模型,验证者评估模型质量,而每12秒就有一枚TAO被释放到网络中。
最让我欣赏的是它的公平启动——没有预挖,没有ICO,所有的TAO都必须通过参与网络来获得。这让我想起早期比特币社区的精神。供应量2100万枚,每4年减半,第一次减半就在2025年8月。目前流通量570万,市值14亿美元,这个数字在AI和区块链的双重叙事下,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四、去中心化治理的艺术
Bittensor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金库",这点很像比特币。但它更进一步发展了治理模式——"根"网络中的代表拥有分配奖励的权力,而不是由某个中心化基金会决定。这种设计让我想起了古代的雅典民主,每个参与者都能为网络发展出力。
五、背后的故事
Jacob和Ala这两位创始人2019年就开始了这个大胆的尝试。经历过主网的迭代,现在的Nakamoto链已经稳定运行一年多。虽然获得了DCG、Polychain等顶级机构的投资,但TAO的分配方式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公平——没有特权分配,所有人都要通过贡献来获得。
六、在竞争中突围
面对OpenAI、Midjourney这样的巨头,Bittensor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它最初考虑成为Polkadot的平行链,但最终决定建立自己的L1区块链。这个决定显示出团队的独立性和远见——在快速发展的领域里,自主权往往比依附大平台更重要。
七、未来与风险
作为一个观察者,我给Bittensor打了7.33分(满分10分)。我欣赏它的愿景和执行力,但也要看到面临的挑战:高昂的运营成本、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尚未完成的代码审计。
在这个AI和区块链都在飞速发展的时代,Bittensor站在了两个最具潜力的技术交汇点。随着子网的不断增加和AI技术的普及,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我必须强调这不是投资建议——只是作为一个技术爱好者的观察与思考。
(免责声明:我与Bittensor项目没有任何利益关系,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新闻)
-
现在是凌晨2点40分,窗外一片寂静,只有我的交易屏幕还亮着。3680这个数字在跳动,仿佛在诉说着什么。说实话,这些年我在币圈见过太多涨涨跌跌,但每次行情变化依然让我心跳加速。市场的生存法则我常跟朋友们说,交易就像在丛林求生,第一要务是活着走出来。记得2018年那次暴跌,多少朋友因为贪心被套牢?反而是那些懂得及时止损的人,最后活到了牛市。今天以太坊这个V型反转挺有意思。3720这个位置我盯了好几天,... ...[详细]
-
币圈老司机周悦盈:37348点能否守住?大饼姨太双线掘金攻略
朋友们好啊,我是周悦盈,今天这行情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昨天咱们的现价多单策略简直完美收割,大饼36920多单最高吃到38395,1400多美金稳稳落袋;姨太2005多单也成功拿下2075高点,70美金利润轻松到手。大饼技术面深度解读先说说大饼的日线图,昨天这根阳线可太关键了。在中轨获得支撑后强势反弹,直接冲破7日均线向上轨发起攻势。布林带微微张口的样子,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MACD指标开始出现... ...[详细]
-
时间已经接近午夜,加密市场却还在上演着它的拉锯战。以太坊在2050美元附近徘徊,比特币则在37300美元关卡前犹豫不决。说实话,这种不上不下的行情最让人纠结,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技术面解读:多头与空头的角力盯着盘面看了半天,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信号。从小时线来看,BOLL指标已经悄悄向下延伸,MACD也形成了典型的死叉形态。不过有意思的是,KDJ指标却在超卖区向上发散,这种矛盾的技术指标... ...[详细]
-
最近我逛车展的时候,发现几乎每个新能源品牌的销售都在热情地推销"800V高压平台"这个概念。作为一个跟踪新能源行业多年的投资者,这个技术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简单理解,就像我们家里的电压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有自己的"电力标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用的是400V系统,而新一代的800V系统就像给电动车装了个"高压快充"模式。说实话,800V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确实明显。我试驾过几款800V车型,充电...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里混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交易就像人生一样充满戏剧性。每次看着K线图上下跳动,那种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看准了方向,结果市场给你来个180度大转弯;有时候都准备放弃了,行情又突然给你惊喜。以太坊:这波反弹有点意思昨天早上那会儿,ETH走得跟没睡醒似的,在1968美元附近磨磨蹭蹭。我当时还跟几个老伙计说,这走势看着就让人提不起精神。结果到了晚上,嘿!这家伙突然就跟... ...[详细]
-
说实话,作为一个见证比特币十余年发展的观察者,2023年确实让我眼前一亮。谁能想到这个"老古董"还能焕发第二春?自从2021年Taproot升级后,比特币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一个简单的数字账本,摇身一变成了充满想象力的区块链平台。Ordinals协议:比特币NFT的破局者记得今年1月Casey Rodarmor推出Ordinals协议时,业内很多人还嗤之以鼻:"比特币上搞NFT?天方夜谭!"但... ...[详细]
-
由A16Z领投的Story Protocol:重新定义数字时代的创作生态
最近这段时间,相信不少朋友都感受到了市场风向的转变。还记得几个月前火爆全网的Brc20吗?现在它的价格已经回落,当初那种"随便打个铭文就能赚钱"的狂热早已消退。这再次印证了一个投资铁律:追热点不如等创新。不过今天我想聊的不是这个,而是一个真正在解决行业痛点的创新项目——Story Protocol。当创作遇上区块链:一场迟来的革命作为内容创作者,我深知这个行业的苦衷。去年我写的一篇文章被几十个平台... ...[详细]
-
最近迪拜的加密圈可热闹了,大家都在讨论一个叫Baby Grok的新项目。说实话,刚听到这个名字时我还以为又是哪个蹭热度的山寨币,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次迪拜人真是下了血本搞事情。不只是个币,更是个现象Baby Grok这项目挺有意思,表面上看是在致敬马斯克,但实际上玩的是"组合拳"。他们把AI技术和社区力量揉在一起,还搞了个"消零计划"——这可不是简单的销毁代币那么简单,我听说他们准备用实际应用产... ...[详细]
-
DeFi投资新风向:Foresight Ventures的投资逻辑大揭秘
昨天咱们聊完Foresight Ventures挑选"归零币"的标准,今天咱们来扒一扒他们在DeFi赛道都相中了哪些"潜力股"。说实话,当我看到他们列出的13个项目清单时,第一反应是:"嘿,这帮人还真不走寻常路!"13个与众不同的DeFi项目这份清单可谓是"非主流"得紧:VELO在OP链上玩VE33模式;GRAIL成了ARB链上的"打新王";JOE在AVAX和ARB上搞价格区间贿选;SOL链上的O... ...[详细]
-
今天金融市场传出两个重磅消息,一个是关于加密货币行业的纠纷解决,另一个则是投资界失去了一个重要声音。Genesis与母公司达成2亿美元还款协议Digital Money Group(简称DCG)这家加密巨头的日子最近不太好过。旗下子公司Genesis Global Holdco LLC破产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方案。不得不说,这个还款协议来得有点晚,但总算是个好消息。周二听证会上,Genesis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