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能豪赌寒冬围中突亿元宇宙遇冷否在
互联网寒冬的冷风,连元宇宙这个曾经的香饽饽也没能幸免。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元宇宙还是人人追捧的未来风口,现在却成了各家公司财报里最尴尬的存在。这不,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最近就传出了高管"休假式离职"的消息,让人不禁感慨:90亿买来的元宇宙门票,真的就要这么凉了吗?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字节对PICO的投入确实够狠。2021年收购完成后,字节不仅砸重金搞研发,还从抖音、今日头条等平台疯狂导流。去年春节那会儿,光是给PICO的全渠道曝光就超过11亿人次,这数字说出来都吓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9月那场对标Meta的发布会,大张旗鼓推出PICO 4,还定下百万销量的雄心壮志。当时在现场,我真切感受到字节想要在VR领域大干一场的决心。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就像我认识的一位PICO员工吐槽的:"公司最近给我们的感觉就像是在玩跷跷板,一边是继续投入,一边是控制成本。"这不,刚过完年PICO就把年度目标直接砍半,从百万台降到50万。更扎心的是,现在闲鱼上到处都是二手PICO4,价格比官方低不少还特别抢手。 说实话,PICO现在的处境我一点也不意外。整个VR行业都在经历寒冬,看看Counterpoint的数据就知道,今年二季度全球VR/AR硬件出货量直接腰斩。更关键的是,现在AI大模型才是资本的新宠,元宇宙?那已经是去年的故事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个人觉得字节不会轻易放弃PICO。原因很简单,硬件入口对互联网公司太重要了。你看连腾讯这种从不碰硬件的公司都开始自研芯片,字节怎么可能丢掉VR这块阵地?只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砸钱扩张确实不是明智之举。我打听到的消息是,PICO现在正在调整策略,不再一味追求性能参数,而是更关注用户体验和性价比。 说到价格,这确实是VR普及的最大障碍。我前段时间体验过几款主流VR设备,包括PICO4和HTC的VIVE XR精英套装。说实话,效果确实惊艳,但近万元的价格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太劝退了。不过话说回来,PICO4现在2999的定价已经很有诚意了,比Meta的Quest Pro便宜不少。 作为业内人士,我认为VR行业要想真正起飞,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是价格,现在主流产品至少要降到2000元以内;其次是内容生态,光有硬件没有好内容就是摆设;最后是用户体验,现在的设备戴上半小时就开始发烫,这谁受得了? 最近和几位行业朋友聊天,我们都觉得VR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别看现在降温了,但长期来看,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不会变。字节现在收缩战线,说不定是在为下一波爆发蓄力。就像我常跟团队说的:"寒冬里活下来的,才能在春天第一个开花。" 说到底,PICO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在科技行业,没有永远的风口,只有永恒的变革。90亿的学费确实贵了点,但只要能学到真本事,这笔钱花得就不冤。至于接下来PICO会怎么走?我的建议是:与其一味对标Meta,不如先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摸透。毕竟在中国市场,接地气比高大上更重要。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加密货币市场大地震:20万投资者一夜归零,牛市神话破灭?
- GameFi的双代币困境:Axie Infinity还能东山再起吗?
- Polkadot 2.0的时间银行:Lastic市场将如何重塑区块链资源交易?
- 投资大师芒格的智慧:一个不爱比特币的亿万富翁留下的财富密码
- 市场观察: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我们该警惕什么?
- 比特币市场观察:2023年11月末的冰与火之歌
- 狗狗币当前走势:谨慎乐观背后的机会与风险
- 币安换帅记:当加密帝国遇上职业经理人
- 昨夜币圈惊魂:比特币跳水5%,10亿美金灰飞烟灭的背后真相
- Web3狂欢再临柏林:12月这场科技盛会不容错过
- 市场回调恰是黄金入场时机?深度解析当前加密行情
- 币安换帅风波:一场43亿美元的合规大考
- 比特币突破37200美元关口,后市或剑指38000
- 山寨币淘金热:如何在机构资金涌入时代抓住机遇
- 800块变29万:一个普通交易员的暴富传奇
- 重磅!CZ或将面临10年铁窗生涯 美国检方这次动真格了
- 以太坊正在上演一场机构疯抢的大戏,今年它会是下一个比特币吗?
- 牛市淘金术:一位老司机的流量选品指南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BTC横盘震荡,ETH蓄势待发,DOGE承压回落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BTC横盘震荡,ETH蓄势待发,DOGE承压回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