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能破G魔昙花咒一现否打
最近游戏圈里可热闹了,一款名叫Fusionist的太空科幻游戏突然火了起来。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Bigtime爆红的时候,整个币圈都在疯传"打金"神话。不过这次OKX Jumpstart挖矿活动确实有点意思,不用像以前那样疯狂氪金,拿着点BTC或者OKB就能挖$ACE代币,对普通玩家友好多了。
这场"太空挖矿"狂欢能持续多久?
说实话,看到Jumpstart这次活动安排,我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个靠谱点的参与门槛了!0.3BTC或者200OKB的上限,比起那些动不动就要求质押几十万u的项目接地气多了。不过东亚限定这个操作挺迷的,直接把中日这两个游戏大国排除在外,团队这是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
$ACE的分配方案倒是中规中矩,1%给Jumpstart算是比较克制。要知道现在很多项目动不动就拿出20%搞营销,最后币价一泻千里。但14700万的总量还是让我有点担心,毕竟现在的市场环境,玩家们早就不是当年那么好糊弄的了。
GameFi市场正在经历"祛魅期"
记得2021年那会儿,随便一个像素级小游戏都能募到几千万。现在?玩家们早把P2E那一套看透了。最近跟几个资深链游玩家聊天,他们都在抱怨:"现在谁还玩那种点点鼠标就赚钱的垃圾游戏?我们要的是真正的游戏体验!"
Fusionist这次押注复合玩法是对的,SLG+战棋+模拟经营,至少听起来比那些换皮游戏靠谱。但问题是,6月份融了660万刀到现在才3000人测试,这个进度是不是太慢了?你看看隔壁那些山寨游戏,融资额只有一半,测试用户都破万了。
NFT玩法是亮点还是噱头?
看到那些机甲NFT的价格我下巴都要掉了,1个ETH的地板价!要知道现在很多蓝筹NFT都腰斩再腰斩。但仔细研究后发现,Fusionist的NFT经济模型确实有点东西:
BOAT这个设计很聪明,不能交易只能销毁,相当于给代币上了个"自动回购"机制。不过我最担心的是,这种复杂的经济模型会不会把普通玩家绕晕?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非流通性链上成就奖励代币"这种拗口的概念。
团队说的"Web2+Web3"融合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我见过太多传统游戏团队杀入Web3后水土不服的案例。特别是他们还要自研公链,这个难度系数直接拉满。不过从Discord社群增长来看,玩家们倒是挺买账的,三个月涨了20万用户,这增长速度在熊市里算是一股清流了。
说到底,Fusionist能不能成功,关键还得看游戏本身好不好玩。代币模型再精巧,NFT设计再酷炫,要是游戏性跟不上,最后难免沦为又一场"挖提卖"的狂欢。作为老玩家,我还是希望他们能沉下心把产品做好,别辜负了这么多玩家的期待。
(责任编辑:访谈)
-
当AI遇上加密货币和DeFi,就像火星撞地球般迸发出惊人的化学反应。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场变革远比我们想象的来得更快、更猛烈。以太坊合并周年纪:MEV-Boost这一年还记得去年以太坊合并时的盛况吗?转眼间一年过去了,MEV-Boost已经5岁了。说实话,最初我对这个协议外的PBS解决方案持怀疑态度,但现在看来它确实带来了不少惊喜。从提议者的采用情况,到中继节点、... ...[详细]
-
最近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贵州老牌辣椒企业红满坡居然进军元宇宙了!这事儿在我们圈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辣椒和元宇宙?这是什么神仙组合?但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可能是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绝妙案例。说起红满坡,那可是我们辣椒界的"老炮儿"了。扎根在中国辣椒之乡遵义虾子镇,这家企业就像当地的老干妈一样,把贵州辣椒的风味带到了全国各地。记得去年去贵州考察,他们那个占地40多亩的辣椒产... ...[详细]
-
最近在加密圈子里,大家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莫过于SOL和INJ这两个代币的亮眼表现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两个项目的独特魅力,以及11月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潜力币种。Solana:技术派的逆袭之路还记得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吗?就在那时,一群来自高通、英特尔的技术大牛们聚在一起,创建了Solana这个项目。说实话,最初我并没太在意这个"又一个以太坊杀手",毕竟当时类... ...[详细]
-
周三美联储的利率决策会议结果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维持现有利率不变,但戏剧性的是,鲍威尔的"鹰派"表态给市场扔下了一颗烟雾弹。看着比特币价格在27,000美元附近摇摆不定,我不禁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同样的利率决策能让加密市场天翻地覆的景象。如今市场似乎已经学会与美联储"共舞"了。美联储的"双重人格"表演这次会议最让人玩味的就是美联储展现出的"双重人格"。一边按兵不动维持利率,一边又暗示年底前可能再加息... ...[详细]
-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朋友转行做区块链自媒体,说实话我既为他们找到新方向感到高兴,也隐隐有些担忧。作为一个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我见过太多因为不懂法而踩坑的案例。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在这个风口浪尖的行业里,如何既能抓住机遇,又能避开那些看不见的法律暗礁。为什么KOL成了区块链行业的香饽饽?记得去年帮朋友看一个NFT项目白皮书时,那些晦涩难懂的加密术语让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头晕。这让我突然明... ...[详细]
-
最近在整理项目资料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把数据资产比作矿山里的矿石,那么数字资产就像是等待孵化的鸡蛋。这个想法让我兴奋不已,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这个观察。数据的"矿产资源"记得去年帮一个零售客户做数据分析时,他们积累了近10年的客户交易记录,就像一座未被开采的矿山。这些原始数据包含了客户购买时间、商品偏好等宝贵信息,但如果不经过清洗、分析和建模,这些数据就只是冰冷的数字而已。数据资产就... ...[详细]
-
今天在以太坊市场斩获30点收益,让我不得不感慨交易这件事真的很奇妙。记得上午分析盘面时,我盯着1585这个关键位置琢磨了很久——从K线形态来看,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做空机会。说实话,早上挂单后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毕竟最近市场波动比较大,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我的交易系统明确告诉我,这个位置值得入场。果然,在凌晨时分,价格如愿来到了1555的目标位附近。这种遵循系统最终获得回报的感觉,真的让人... ...[详细]
-
在加密货币的奇幻世界里,有一种特殊的数字资产被称为"变基代币"(Rebase Token),也有人叫它"弹性供应代币"。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时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是个相当有趣的金融实验。变基代币到底是个啥?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神奇的百元大钞。当物价上涨时,这张钞票会自动变厚;当物价下跌时,它又会自己变薄。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对吧?但变基代币就是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类似的魔法。简... ...[详细]
-
昨晚的美国经济数据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像看着一盘半生不熟的牛排,你说它熟了吧还有血水,说它生了吧又焦了一面。ISM非制造业PMI虽然勉强站在荣枯线上,但那股疲软劲谁都看得出来。有意思的是标普服务业PMI反倒给了个惊喜,这种矛盾的信号让市场陷入了短暂的迷惑状态。说实话,我最担心的不是当下这些数据,而是7月CPI可能带来的惊吓。你们想啊,ISM非制造业就业数据这么坚挺,这不是明摆着要给通胀添柴加火吗... ...[详细]
-
在币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投资这件事啊,跟对老师、用对方法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我们常说的,选择大于努力。每次看着新手们盲目操作亏得血本无归,都让我特别痛心。记得上周就有个学员,自己乱操作亏了20多万,后来跟着我们的策略操作,三天就把亏损赚回来了。说真的,投资就像人生,风险和收益永远相伴相生。关键不在于完全规避风险,而在于学会与风险共舞。早盘我就明确提醒过大家,34000附近就是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