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点评 > 暴涨新贵密揭秘个月一的秘三倍

暴涨新贵密揭秘个月一的秘三倍

2025-09-24 20:49:22 [探索] 来源:数智链汇

揭秘Perp DEX新贵Equation:一个月暴涨三倍的秘密

要说最近DeFi圈最亮眼的新星,非Equation莫属。这个上线仅一个月的永续合约DEX,就像坐上了火箭:TVL(总锁仓量)三个月暴涨三倍,交易量突破5亿美元大关。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能同时把产品设计、代币经济和用户体验都做到这个份上的项目,确实不多见。

永续合约:DEX的下一个战场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现在Uniswap、Curve这些现货DEX已经能跟中心化交易所掰手腕了。但说到永续合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链上交易量连中心化平台的1.5%都不到!这个差距,说小了是蓝海,说大了就是金矿啊。

目前市面上的Perp DEX各有特色:GMX的模式创新,Gains Network的多元资产,dYdX的订单簿设计...但Equation这个后来者却用一套"组合拳"打出了漂亮的开局。它的TVL已经冲到1600万美元,这成绩放在当下这个熊市环境里,着实令人惊艳。

永续合约:永不落幕的赌局

简单科普下,永续合约跟我们熟悉的期货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到期日。你开个仓位,想拿多久就拿多久,就像在赌场里永远不下桌的赌客。而且杠杆率通常比现货高得多,赚起来爽,亏起来也快。

这里有个关键机制叫"资金费率",相当于多空双方之间的"过路费"。比如牛市里,做多的人要给做空的"交保护费";熊市里就反过来。这个机制保证了合约价格不会太离谱,最终都会乖乖回到现货价格附近。

Equation的创新玩法

Equation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的定价机制——BRMM模型。简单说就是根据流动性池的平衡状态来动态定价。举个例子:当池子里空单太多时,系统会自动给合约价格加点"水分",吸引人来开多单。这招比死板的订单簿灵活多了!

对交易者来说,Equation给出了更大的杠杆空间。要知道,加密圈的玩家哪个不是"富贵险中求"的主?50倍不够就100倍,这种"赌性"正中下怀。更绝的是它的"风险缓冲基金"设计,相当于给LP(流动性提供者)买了份保险,赔钱时先从这里扣,大大降低了做市的风险。

代币经济:玩出花样的激励

Equation的代币设计简直是把人性研究透了!不仅有常规的FT代币EQU,还搞出了分级NFT:

- Member NFT:10000个,推广就能拿,躺着赚10%推荐费- Connector NFT:100个,核心团队专享,还能"印钞"Member NFT- Architect NFT:100个,研发团队专属,直接分25%手续费

最狠的是采用100%公平分发,想拿代币?要么交易,要么提供流动性,没有预挖没有私募。这种"人人平等"的设计,在现在这个机构当道的市场里,简直是一股清流。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认为Equation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精准抓住了Perp DEX的痛点,用创新的机制把交易者、做市商、推广者都牢牢绑在一条船上。虽然未来能否持续增长还有待观察,但至少它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创新样本。毕竟在这个创新为王的市场里,谁能解决实际问题,谁就能赢得用户的心。

(责任编辑:知识)

推荐文章
  •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最近LDO的走势相当有意思,这支币种在突破上升通道后,在1.62-1.63美元这个位置连续两天都像撞了天花板似的,怎么也上不去。说实话,这种走势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馆遇到的一个老交易员朋友说的:"价格反复测试一个位置,要么突破,要么回调"。从成交量来看,这次突破确实有诚意,但无奈上方压力太大。我建议想要布局的朋友不妨耐心等待回踩1.4-1.44美元支撑带的机会,这个地方就像是个打折区,性价比不错。目... ...[详细]
  • Qubic攻击门罗币:一场足以改写加密世界规则的警示

    Qubic攻击门罗币:一场足以改写加密世界规则的警示 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就像看悬疑片一样。前两天看到大佬们的分析,真是醍醐灌顶。不过我觉得这事儿的深远影响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51%攻击这事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国外有些所谓专家拿这事来唱衰比特币。说什么"看啊,前两大矿池加起来都超过51%了"。拜托,这就像说"我家小区有两个业主加起来持股超过51%,所以整个房地产市场要完蛋"一样可笑。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矿池算力和实际...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冰火两重天:主流币集体跳水,OKB却疯涨58倍!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冰火两重天:主流币集体跳水,OKB却疯涨58倍! 最近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像个精神分裂患者!一边是比特币、以太坊这些"老大哥"们跌得让人心碎,另一边OKB却像打了兴奋剂似的狂飙突进。这行情,看得我手里的咖啡都凉了...主流币集体"装死":熊市真的要来了?昨天那波下跌真是看得人心惊肉跳。比特币像个醉汉似的跌跌撞撞,最低竟然摸到了112015美元,这架势,感觉它随时都可能一头栽进10万以下的深渊。以太坊倒是稍微体面点,好歹还守着4204美元的底线。但说... ...[详细]
  • 2025年8月:当全球政治与经济上演精彩大戏

    2025年8月:当全球政治与经济上演精彩大戏 这个夏天可不平静啊!作为长期观察国际形势的经济分析师,我有种强烈的预感:2025年8月很可能会被载入史册。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面、欧洲大佬们集体飞往华盛顿、AI产业突然遭遇寒流...这些事件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政治经济大戏,每一个情节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政治舞台上的重量级对戏8月16日那天,我盯着电视直播里的画面,不禁感叹:特朗普和普京这对"老对手"居然在阿拉斯加坐下来谈乌克兰问题了!这场景... ...[详细]
  • 比特币市场诡异现象:价格回暖背后暗藏抛售信号

    比特币市场诡异现象:价格回暖背后暗藏抛售信号 看着比特币终于迎来2%的涨幅,本应让人松口气。但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我总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数据显示,就在价格反弹到26332美元的同时,超过5000枚比特币正在悄悄涌入交易所钱包。表里不一的反弹行情说实话,这种"价格涨、筹码松"的现象特别值得警惕。就像去年10月那次反弹一样,当时价格刚突破3万美元,转眼就遭遇了机构的大规模套现。现在的情况简直如出一辙——据Santimen... ...[详细]
  • 解密Solana市场迷局:机构豪赌背后的机会与挑战

    解密Solana市场迷局:机构豪赌背后的机会与挑战 加密货币市场最近上演了一出精彩对决戏码。几家顶级投资机构正在上演"逆势加仓"的戏码,而SOL的价格却像坐上了过山车急速下滑。这种看似矛盾的景象,让我不禁思考:这是市场给我们发出的买入信号,还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机构为何如此疯狂?Galaxy Digital、Jump Crypto和Multicoin Capital这三家可不是普通的玩家。他们与Solana的关系,简直可以用"血肉相连"来形容。记得去... ...[详细]
  • 中银香港抢滩稳定币:金融巨头的数字化突围战

    中银香港抢滩稳定币:金融巨头的数字化突围战 在这个数字货币风起云涌的时代,传统金融巨头们终于按捺不住了。中银香港这个坐拥3万亿港元资产的金融巨擘,近日放出风声要申请稳定币发行牌照,这步棋走得可谓恰到好处。要知道,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舞台上,稳定币牌照可是个香饽饽,谁能率先拿到入场券,谁就能在未来数字金融领域占得先机。牌照争夺战打响香港金管局8月初刚把《稳定币条例》的大旗一挥,各家金融机构就闻风而动。9月30日是第一轮申请的截止日,目前看来中银... ...[详细]
  • Web3钱包革命:从技术噩梦到人性化体验的蜕变之路

    Web3钱包革命:从技术噩梦到人性化体验的蜕变之路 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Web3钱包从最初令人生畏的技术工具,逐步演变成今天更加人性化的产品。说实话,这其中的转变历程就像看着一个笨拙的孩子慢慢长大成人。钱包简化的进化史记得2017年我刚接触加密货币时,那个复杂的助记词备份流程让我整整失眠了一周——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辛苦攒下的以太币给弄丢了。这种焦虑感恐怕每个Web3新人都深有体会。早期的比特币钱包就像一台只能打电话... ...[详细]
  • Web3.0市场异动: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扩张

    Web3.0市场异动:美国政府悄然增持以太坊,DeFi生态持续扩张 今天的加密市场可谓是暗流涌动。美国政府又悄无声息地往自己的数字钱包里添了62枚以太坊,这让我不禁思考:这些机构投资者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棋?要知道,他们现在持有的60,027枚以太坊价值已经高达2.58亿美元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DeFi市场大盘点最近DeFi市场表现相当亮眼,总市值突破了1600亿美元大关。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过去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了78.45亿美元,这说明市... ...[详细]
  • 当上市公司疯狂囤积比特币:一场颠覆传统的金融革命

    当上市公司疯狂囤积比特币:一场颠覆传统的金融革命 说真的,最近这段时间我经常半夜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反复思考一个现象:全球已经有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公开宣布自己成为"比特币财库公司"了。你猜他们每天在干嘛?就是在市场上疯狂扫货,平均每天3亿美元!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他们现在已经囤了比特币总供应量的5%,价值超过1100亿美元。疯狂的开始:MicroStrategy的豪赌还记得2020年那个闷热的夏天吗?当时MicroStrategy(现在干脆改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