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笨功些货币秘密武器加密功的者的着成钥匙夫创业里藏
十年前,Paul Graham那篇《做那些不可扩展的事情》的文章,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创业者的道路。时至今日,当我回想起AllianceDAO三年来见证的上百个加密项目时,发现这条法则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记得Synthetix创始人Kain在ALL11分享会上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有时候你得学会玩短期叙事游戏。"这话听着简单,可做起来太难了。2020年DeFi之夏时,大家都在疯狂追捧流动性挖矿,而现在这几乎成了反面教材。但Kain他们当时就抓住了这股热潮,硬是在Discord里泡着,把TVL挂在嘴边,最后成功吸引了DegenSpartan这样的行业大佬。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不理解这种做法。但现在看着Synthetix稳居FDV前100,不得不承认这种"笨办法"确实管用。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还要照搬流动性挖矿,而是要学会顺势而为,做当下社区最关心的事情。 在加密世界里,我看到太多创业者用"笨办法"创造了奇迹: 0x团队当年为了让做市商入驻,居然自己搭建了一套做市系统。这就像开餐厅没人来,老板自己先当顾客一样疯狂。但正是这种"以身试法",让他们真正理解了做市商的痛点。 Ribbon创始人Julian更绝,他发现期权圈就那么20来个活跃分子,于是挨个私聊,硬是把整个圈子都变成了自己的种子用户。这让我想起早年在硅谷创业时,投资人常说的一句话:"如果你的产品连100个人都说服不了,就别想着说服100万人。" 最让我感动的是Mux的技术创始人Jie,这个996都嫌轻松的硬核程序员,居然每天晚上11点还在Telegram群里回复用户消息。说实话,在我见过的技术创始人里,能做到这点的真没几个。 说到接地气的做法,不得不提Dodo创始人Dai Dai的故事。2018年熊市期间,她在工作之余创办了"DeFi实验室"博客,还建了个叫"DeFi改变世界"的微信群。那时候整个中国DeFi圈也就百来人,她愣是把这群人都变成了Dodo的第一批用户。 这让我想起2014年在北京中关村创业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也是这样,一个个微信群聊、一场场线下聚会慢慢积累用户。现在看来很"原始",但正是这些"笨功夫"让我们在寒冬中活了下来。 B2B领域的故事同样精彩。Liquifi创始人Robin他们的做法简直让我哭笑不得——居然会帮客户检查excel表格里的代币锁定时间表。这种"老妈子式"的服务,却让他们赢得了大量信任。 Clique创始人Jaden的故事更传奇。为了见Lens团队一面,他专门从纽约飞到旧金山,在会场外等到活动结束。这种执着让我想起早年为了见投资人,曾经在对方办公楼大堂等了8个小时的经历。 当然,加密世界有自己的超级武器——代币激励。从比特币的早期邮件讨论群,到以太坊的世界巡演,再到现在的积分系统,代币确实提供了传统行业没有的用户获取方式。 但我要提醒创业者们:代币激励更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见过太多项目以为发个币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最后都成了反面教材。真正成功的项目,都是在做好那些"笨功夫"的基础上,再巧妙运用代币激励。 在这个讲究"快速扩张"的时代,"做那些不可扩展的事情"听起来像个悖论。但正是这些看似低效的做法,往往蕴含着最深刻的商业智慧。就像我常对创业者说的:"在你想着如何服务100万人之前,先想想如何让100个人爱上你。" 加密货币行业还很年轻,机会和陷阱一样多。但有一点永远不会变:真正理解用户、愿意为用户付出"笨功夫"的创业者,终究会收获属于他们的成功。为什么"笨办法"反而能创造奇迹?
那些让人拍案叫绝的"笨功夫"
中国创业者的"土办法"智慧
B2B创业者的"笨功夫"哲学
代币激励的双刃剑
写在最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从无息到生息:稳定币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 以太坊交易实战:9月27日精准操作全记录
- PayPal开启数字货币变现新时代
- 以太坊冲高后的十字路口:是继续狂欢还是即将变盘?
- 深入剖析Flashbots:以太坊MEV困局的破局者
- 英国要当加密货币界的金融城?这些新规是关键
- 加密寒冬即将终结?市场情绪悄然转向
- 9.11以太坊行情深度解析:低位震荡中的交易良机
- 9万亿退休金即将涌入币圈?这可能是我们见过最疯狂的牛市
- 昔日加密帝国掌舵人即将迎来世纪审判:SBF欺诈案庭审倒计时
- 以太坊反弹遇阻,关键压力位成多空分水岭
- 比特小鹿开启矿业新纪元:共享挖矿模式掀热潮
- 以太坊短线分析:2085美元成关键压力位
- 8月4日:当比特币与以太坊合约遇上纠结行情
- 市场狂欢日:比特币冲破3万美元背后的投资逻辑
- 市场观察:如何在热点退潮时把握投资主线
- 比特币震荡困局:市场等待突破信号
- 比特币空单大捷!400点利润落袋为安
- 比特币生态新玩法:BRC20与ARC20的财富狂欢与泡沫警示
- 虚拟资产投资热潮下的冷思考:一场干货满满的行业头脑风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