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年后么投为什景资要到十的风

新品 2025-09-25 23:49:49 1327

说到林园的投资哲学,有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记得是2004年左右,他在香港和一群投资人聊天,话题自然绕不开银行股。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中国所有银行的利润加在一起,还比不上一个汇丰银行。在座的投资者几乎清一色地选择汇丰,理由很充分:盘子大、业务稳、分红多。唯独林园这个"异类",执拗地看好大陆银行股。

要知道那会儿中国刚加入WTO不久,金融业简直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我查过资料,当时为了给国有银行"美容"上市,国家可是下了血本处理坏账,还拉来高盛这样的国际大投行站台。即便如此,海外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的兴趣,就跟现在人们对P2P的态度差不多——敬而远之。更别提国内投资者了,饭局上谁要说买银行股,八成会被当成冤大头。

但林园的视角特别有意思。我理解他的逻辑是:与其盯着汇丰这样的"优等生",不如押注中国经济的未来。就像在2000年时,谁会想到中国移动能成长到今天这个规模?当时汇丰的股价已经反映了它的价值,就像现在的茅台,虽然好但溢价太高。而大陆银行股就像当年的腾讯,几毛钱的股价,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的腾飞。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不到20年光景,工商银行就成了"宇宙行",这个称号可不是白给的。这让我想起彼得·林奇说的"十倍股"理论——真正的大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大多数人看不起的角落里。

把这个思路套用在加密领域特别有意思。如果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财富以数字形式存在,那么现在的加密资产就像2004年的银行股——虽然眼下各种不完善,但成长空间惊人。关键是要找到生态中那个"未来的工行",可能是DeFi协议,也可能是某个公链,它们现在的市值可能小得可怜,但十年后呢?

投资最难的不是分析报表,而是需要一点想象力。就像20年前没人能想象出门不用带钱包,现在我们也很难想象未来的金融会是什么模样。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些能够提前看到未来轮廓的人,终将获得超额回报。

本文地址:http://q3x6.8kkf.cn/html/757d2399219.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市场沉思录:当行情遇上人生哲学

深夜思考:当币圈地震时,我们该关注什么?

数据交易新纪元:MDT如何用区块链重塑隐私经济

加密货币交易革命:三大Telegram机器人谁主沉浮?

重磅!DSFS生态通证DSC正式亮相,私募+空投双管齐下

打破金融数据垄断的革命性力量:Pyth网络深度解析

LUNC逆势突围:当死亡螺旋遇上技术反弹的博弈

11月SUN矿池收益大揭秘:这5个池子最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