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助擎加密个被推器长引的隐低估的增市场四
每次和朋友聊起加密货币,我都忍不住感叹市场的短期记忆有多神奇。没错,现在人人都知道比特币ETF火了,机构持仓增加了,监管环境改善了。但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总觉得有些关键因素被严重低估了。 记得2017年那会儿,大家都在幻想"比特币会成为国家外汇储备"。时间一晃到了2025年,虽然美国、巴基斯坦等国陆续有了动作,但市场对这个话题的热情已经大不如前。说实话,这让我想起2019年人们对ETF的态度——都觉得不可能获批,结果呢? 在我的观察中,主权资金的进场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当年黄金ETF花了十几年才被广泛接受一样,各国央行对比特币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前几天和新加坡一位央行前官员喝咖啡时,他暗示已经有多个东南亚国家在悄悄研究这个话题。 美联储最近的动向特别耐人寻味。特朗普政府对弱势美元的执着追求,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情形。那时候我在华尔街工作,亲眼目睹了量化宽松如何重塑整个金融市场。 斯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的消息传出当天,比特币价格却纹丝不动,这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这位可是写过《美元霸权之痛》的经济学家啊!他主张的新版"海湖庄园协议"如果真能落地,可能会让2025年的货币政策看起来像过家家。 说实话,看到比特币波动率降到和特斯拉差不多的水平,我内心是有点复杂的。一方面这说明市场成熟了,另一方面又怀念当年那种惊心动魄的刺激感。 上周参加机构投资者闭门会时,一位养老基金经理的话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比特币在我们的模型里已经从'另类投资'变成了'大宗商品'类别。"这种认知转变带来的配置提升,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都要持久。 提到ICO,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2018年的乱象。但说实话,哪个新兴市场没经历过野蛮生长呢?现在的状况让我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市场对科技股的普遍排斥。 SEC最近的表态特别值得玩味。他们似乎正在寻找监管创新与投资者保护的平衡点。如果真能建立起规范的代币发行机制,可能会解锁大量被压抑的创新需求。就像当年JOBS法案重振了初创企业融资一样。 市场总是这样,要么过度反应,要么反应不足。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兵,我建议投资者不要被表面的喧嚣迷惑。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角落里。沉睡的主权资金何时觉醒?
美元走弱的蝴蝶效应
比特币的"中年危机"?
ICO2.0:浴火重生的凤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农业金融迎来革命性时刻:中农融信携区块链技术打破乡村资产沉睡魔咒
- 币圈情绪跌入冰点:恐惧与贪婪指数揭示投资者真实心态
- 比特币现货ETF:加密市场的强心针究竟何时到来?
- 比特币9月行情观察:当市场开始玩心理游戏时
- 区块链创业者必看:如何破解虚拟货币洗钱这个烫手山芋?
- 韩国加密之旅:30位亲历者的真实见闻与思考
- 比特币多头狂欢:700点盈利背后的故事
- 2023年加密货币投资指南:哪些代币值得你押注?
- RWA支持基金:破解代币化项目第一桶金难题的钥匙
- MATIC币:被低估的区块链基建王者
- 加密市场投资新思维:当华尔街老炮遇见区块链新贵
- 与张丁文对话:一位投资人的商业哲学与人生思考
- Arbitrum的突围战:Layer2赛道老大如何应对群雄逐鹿?
- Linea与Layer3强强联手:不容错过的Web3红利机会
- 交易的艺术:在取舍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 Layer2赛道硝烟四起:Arbitrum的破局之道
- 以太坊多空拉锯战:8.21行情深度解读与实战策略
- AIX银河纪元:为AI打造的数据新大陆
- Token 2049现场实录:区块链大佬们都在聊什么?
- 当比特币挖矿收益缩水,市场转机或许正在酝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