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网遇为何崛起据的以太一坊主场链冷,对话上数深度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加密圈还在为EIP-1559带来的"以太坊通缩时代"欢欣鼓舞。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后,以太坊主网竟然冷清到Gas费跌到了个位数Gwei的水平。作为一个从2017年就开始关注以太坊的老韭菜,这种反差实在令人唏嘘。 看着Glassnode的最新数据,我注意到以太坊的日活跃地址数量已经跌到了40万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现在的活跃度比2021年牛市高峰时缩水了近70%。更让我惊讶的是,当前Gas价格竟然回到了2020年5月的水平——那时候ETH才200美元,如今可是1800美元啊! 有趣的是,虽然活跃地址在减少,但新增地址数量反而比年初有所回升。这说明什么?可能是新韭菜在不断入场,但老玩家们却越来越不愿意在以太坊主网上折腾了。 仔细研究Etherscan的数据,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Gas消耗排行榜上,除了Uniswap和USDT这些老面孔外,居然有7个Layer2的项目合约挤进了前20名! 从Artemis的数据来看,Layer2消耗的Gas已经占到总量的12.5%,仅次于DeFi和钱包转账。这让我想起去年参加Devcon时,V神就预言Layer2会成为以太坊生态的重要部分。现在看来,这个预言正在加速实现。 对比几大Layer2的数据,我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趋势: 首先是zkSync和StarkNet这两个还没发币的"明星项目",活跃地址数竟然超过了已经发币的Arbitrum和Optimism。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空投的老玩家,我太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了——又是一群"空投猎人"在狂欢。 Base的表现让我眼前一亮。这个Coinbase孵化的项目上线才几个月,交易量就已经超过了以太坊主网。不过从业内朋友那里听说,这很大程度上是Optimism上的项目在往Base迁移的结果。 L2BEAT的TVL数据揭示了更深层的真相:尽管zkSync和StarkNet的用户活跃度高,但锁仓量还不到Arbitrum的十分之一。这不禁让我想起2018年的EOS——热闹的DApp排行榜背后,是大量"薅羊毛"的机器人。 从费用收入来看,以太坊依然遥遥领先,但Layer2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zkSync虽然交易活跃,但收入却没有同步增长。这让我怀疑,是否有很多交易只是为了"刷活跃"而进行的零价值转移? 看着这些数据,我不禁感慨:以太坊生态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主网的冷清和Layer2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繁荣中究竟有多少是真实需求,又有多少是投机泡沫? 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玩家,我建议大家理性看待这波Layer2热潮。当我们在追逐zkSync空投时,别忘了关注那些真正在构建价值的项目。毕竟,区块链的长期发展,终究要靠实实在在的应用落地。主网数据:不寻常的低迷
谁在消耗Gas?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
Layer2生态: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资金流向:揭露Layer2的真实需求
结语:繁华背后的思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币安与SEC的秘密档案之争:一场关乎加密货币未来的暗战
- 比特币L2真的能复制以太坊的成功吗?我看悬!
- 售后返租遇上区块链:是合规创新还是新瓶装旧酒?
- Starknet空投:ZK-Rollup的最后一搏还是新生机遇?
- 粉丝经济2.0:当情感连接遇上区块链技术
- 晚间5篇行业深度解读:从ORDI暴涨到监管新常态
- AVAX遭遇40美元强阻力:回调后能否迎来新一轮暴涨?
- 当牛市狂奔时,我们该如何保持清醒?
- Web3.0日报:SBF审判倒计时,加密行业迎来关键十月
- Web3生态警报:智能合约惊现高危漏洞,开发者团队紧急行动
- 马斯克与贝莱德联手引爆加密货币市场:BTC创新高,DOGE狂欢
- 牛市亏钱的魔咒:为什么行情越好越容易亏?
- 8月4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BTC和ETH迎来关键抉择时刻
- 从veDAO到TrendX:一位老投资人的观察手记
- 闪电交易(Flash Trade)革命:打破传统跨链交易的桎梏
- 隐私赛道:下轮牛市最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
- 比特币迎来黄金时代:三大引擎或将推动价格突破19万美元大关
- 比特币再现疯狂!40000美元关口被突破,背后暗藏三大关键推力
- 加密货币狂欢背后:是春天来了还是昙花一现?
- 以太坊多单大丰收!2215入场完美斩获40点收益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