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之举占还以太坊独略收的战缩是无
最近Lido的一系列操作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先是被以太坊社区指着鼻子骂太过垄断,现在又接连退出Polkadot、Solana、Polygon等公链的业务,这波操作到底在下一盘什么棋? 10月17日那天,Lido社区成员kentie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建议关闭Polygon上的Lido服务。说实话,8600万美元的TVL看着不错,但一年才赚11万多美元,这买卖也忒不划算了。 更糟心的是技术风险。Polygon最近升级出的bug就让Lido提心吊胆,再加上他们正在搞代币迁移和技术架构大换血,谁知道后面还会出什么幺蛾子?我要是Lido管理层,估计也会选择及时止损。 这已经不是Lido今年第一次撤退了。还记得3月份那会儿吗?Mixbytes突然宣布8月起不再为Polkadot和Kusama提供技术支持。我当时就觉得挺蹊跷,现在看来是早有预兆。 Solana这边就更戏剧性了。P2P Validator团队哭诉说投入70多万美元,收入才22万,亏了近50万。他们开出150万美元的"救命钱"条件,结果92.7%的社区成员直接投票支持关闭服务。这脸打得啪啪响,也说明社区对多链战略真的没信心。 说实话,Lido在以太坊上的成功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解决了普通用户质押ETH的痛点,但另一方面,32.9%的市场份额已经让V神都坐不住了。 最讽刺的是前几天Arbitrum社区的投票。Lido要400万ARB激励,结果直接被拒。反对者说得很难听:你们在以太坊都快垄断了,还想来我们这儿捞钱? 我认识的一个开发者在Discord里吐槽:"现在Lido就像班里那个考第一的学生,考太好反而被老师重点关注。"这话糙理不糙。 Lido现在真是进退两难。专注ETH吧,天花板就在眼前;拓展多链吧,Solana、Polygon的前车之鉴还在那儿摆着。 我个人觉得,他们现在最该担心的不是业务扩张,而是以太坊社区的政治正确。DeFi圈最讲究去中心化,而Lido已经快成为"中心化"的代名词了。 说实话,我倒希望他们能挺住。毕竟作为用户,谁不想有个简单好用的质押方案呢?但现实很骨感,在加密世界,有时候成功本身就是一种罪过。接连撤退:Polygon、Solana接连失守
以太坊困境:甜蜜的负担
十字路口的抉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币安出手!300万美元BNB空投援助摩洛哥地震灾民
- 解密Frax Finance:稳定币世界的变形金刚如何重塑金融格局
- 当AI遇上Web3:MixTrust如何重塑未来金融体验
- 比特币11月或将触底反弹?历史周期透露惊人规律
- 柴犬币上演火与冰:鲸鱼豪掷1亿美元引发市场震荡
- 谷歌云拥抱波场TRON:区块链生态的新里程碑
- 加密世界的三匹黑马:谁能笑到最后?
- Web3.0日报:Uniswap收费风波与行业最新动态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当利好变成镰刀,这些币种该何去何从?
- Web3游戏九月观察:繁荣表象下的冷思考
- 币市寒冬的最后一场残酷考验:读懂市场底部逻辑
- 市场周记:暴风雨前的宁静?全球金融市场暗流涌动
- 交易是一场与自己博弈的心灵修炼
- 以太坊还能一家独大多久?从国产操作系统突围看EVM垄断困境
- THORChain:从黑客提款机到重获新生?这个饱受争议的项目还能翻身吗?
- 比特币3万美金大关突破!这些山寨币即将迎来爆发期
- 当狂欢退去:我们正在见证加密市场最艰难的时期
- 比特币王者归来,山寨币的春天要终结了吗?
- 波场TRON周报:合作、艺术与生态繁荣的精彩一周
- 比特币又火了!时隔18个月重返3.5万美元大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