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链闻 > 白起与加密巨头庭自坠落一个F法的崛

白起与加密巨头庭自坠落一个F法的崛

2025-09-24 20:49:50 [知识] 来源:数智链汇

法庭上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昔日风光无限的FTX创始人Sam Bankman-Fried(圈内人都叫他SBF)正面临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这个31岁的年轻人站在被告席上,面对七项重罪指控,其中包括欺诈、洗钱等可能让他余生都在监狱度过的罪名。

从物理系学生到加密大亨

SBF在证人席上回忆起自己的发家史时,语气出人意料地平静。谁能想到,这个曾在麻省理工啃物理课本的书呆子,后来会成为搅动全球金融市场的加密大亨?毕业后在Jane Street做交易员的经历让他掌握了套利交易的诀窍,但2017年创立Alameda Research时,他坦言自己连加密货币的基本原理都没搞明白。

"那时候我们就像住大学宿舍一样,"SBF描述着Alameda初创时的场景,"在伯克利的Airbnb里,两间卧室加一个客厅沙发就是全部家当。"谁能想到这个寒酸的起点,后来会发展成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金融帝国?

FTX的野蛮生长

谈到FTX的创立,SBF承认最初根本没多少信心。2019年他甚至考虑把交易所卖给币安,因为担心吸引不到客户。"说实话,我当时觉得成功的概率只有两成,"他耸耸肩,"但在加密世界,两成机会就值得赌一把。"

事实证明他赌对了——FTX的交易量像坐火箭一样蹿升,从最初的日均几百万美元,到2022年惊人的100-150亿美元。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失控的风险管理。

致命的管理疏漏

"是的,这是我的重大失误,"SBF在谈到风险管理时难得地露出懊悔神色,"没有专门的风控团队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当被问及Alameda为何能随意动用FTX客户资金时,他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老实说,我当时也没完全搞明白怎么回事。"

这种"糊涂账"式的管理最终酿成大祸。谈到Alameda享有特殊待遇时,SBF辩解道那是为了防止系统误操作导致的市场崩盘。但听审席上的投资者们明显不买账,有人甚至冷笑出声。

加密帝国的多米诺骨牌

SBF的证词里反复提到一个关键词:对冲。他声称多次要求Alameda进行风险对冲,却屡遭忽视。"如果我们当时做了20亿美元的比特币对冲,"他苦笑道,"现在可能就不会坐在这里了。"按照他的说法,这一疏忽直接导致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损失。

在谈到他与前女友Caroline Ellison的恩怨时,法庭气氛变得格外微妙。SBF坚决否认曾讨论过7种版本的资产负债表,坚称他们只审阅过一个名为"alt 7"的文件。这种说法与Ellison此前的证词大相径庭。

人设还是本性?

当检察官质疑他标志性的T恤短裤造型是精心设计的营销人设时,SBF露出了整场听证会最真诚的笑容:"拜托,我就是懒而已。忙起来连头发都懒得剪,哪有心思搞什么人设?"这个回答让旁听席响起一阵轻笑,但也让人不禁思考:这个看似随意的"技术宅"形象,是否正是他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关键?

随着案件进入尾声,SBF的命运即将交由陪审团决定。无论最终判决如何,这个曾经的加密金童用亲身经历证明:在金融创新的狂飙时代,天才与骗子的界限往往只是一线之隔。

(责任编辑:指南)

推荐文章
  • 加密货币监管风向突变:美联储取消银行加密业务专项监管

    加密货币监管风向突变:美联储取消银行加密业务专项监管 就在上周五,美国金融界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美联储突然宣布,要关闭去年才设立的"新型活动监督计划"——这个专门盯着银行加密货币业务的"特殊哨所"。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监管动向的人,看到这份公告时,我第一反应是:美国对待加密资产的态度,真的在发生180度大转弯。还记得去年那场惊心动魄的银行业危机吗?硅谷银行、银门银行、签名银行相继倒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美联储如临大敌,火速推出这个监管计... ...[详细]
  • 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 市场为何用脚投票?

    香港稳定币新规落地 市场为何用脚投票? 八月的第一天,香港金融圈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在《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的当日,资本市场却出人意料地给这个备受关注的新规泼了一盆冷水。这不禁让人想起那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概念股集体跳水 市场情绪急转直下翻看当天的股价走势图,简直是一片惨淡。港股市场上,耀才证券跌得最狠,将近20%的跌幅让人心惊肉跳;云锋金融、欧科云链也都跌超15%,就连A股的四方精创也未能幸免。这让我想起前几个月这些... ...[详细]
  • CME比特币期货持仓逼近历史峰值,市场风向要变了吗?

    CME比特币期货持仓逼近历史峰值,市场风向要变了吗? 最近币圈朋友们的朋友圈又开始热闹起来了。看着CME比特币期货未平仓合约一路飙升,我不禁想起2021年那个疯狂的秋天。Coinglass的数据着实让人惊讶——短短30天,持仓规模就从36.3亿美元蹿升到52亿美元,简直就像坐上了火箭。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记得2021年10月那会儿,CME比特币期货持仓在短短20天内从14.6亿美元暴涨至54.5亿美元。那时候比特币价格也跟着疯涨,从45,000美元直接... ...[详细]
  • 疯狂砸钱为哪般?美国加密货币行业正在如何改写游说规则

    疯狂砸钱为哪般?美国加密货币行业正在如何改写游说规则 说真的,现在的美国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就像一场豪赌。最新数据显示,这些科技新贵们正把大把钞票砸向华盛顿的政客们,创下了前所未有的游说支出纪录。据我观察,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花钱买路"这么简单。数字背后的真相OpenSecrets的最新报告让我吃了一惊——2023年前三个季度,加密货币公司的游说支出竟然飙到了1896万美元。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他们才花了1610万,这涨幅简直比比特币还疯狂。更讽刺的是... ...[详细]
  • 香港稳定币监管细则深度解析:17个关键问题如何落地?

    香港稳定币监管细则深度解析:17个关键问题如何落地? 香港金管局最近公布的《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文件可不简单,它不仅关系到香港能否在数字货币领域保持竞争力,更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钱袋子安全。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监管的观察者,我仔细研读了这份指引,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少值得玩味的细节。储备资产:全球布局与本土监管的平衡术最引人关注的要数全额储备要求了。说实话,在全球化的今天,要求所有储备都放在香港本地确实不太现实。金管局显然考虑... ...[详细]
  • OpenAI的商店梦暂时搁浅:一场科技圈的权力游戏启示录

    OpenAI的商店梦暂时搁浅:一场科技圈的权力游戏启示录 说实话,作为长期关注AI行业的观察者,当我看到OpenAI宣布GPT商城推迟到2024年的消息时,竟然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这个被寄予厚望的"AI应用商店"原本定在今年12月推出,让开发者可以像在App Store上架应用一样,发布自己定制的GPT模型。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OpenAI上演了一出比美剧还精彩的"宫斗戏"。一场突如其来的权力地震11月的那个周一早上,我正喝着咖啡刷新闻,突然看到Sam A... ...[详细]
  • 当比特币遇见马克思:一场关于货币未来的世纪碰撞

    当比特币遇见马克思:一场关于货币未来的世纪碰撞 作为一名在金融领域深耕多年的观察者,我常常思考:在这场关于货币未来的大讨论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是马克思预言的共产主义革命,还是中本聪设计的比特币革命?两种革命理论的殊途同归说来有趣,马克思和比特币看似毫不相干,却在某些方面惊人地相似。马克思当年预言,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终将引发无产阶级革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从发达国家蔓延至全球。但历史给我们开了个玩笑——革命最先在落后的俄国爆发,而且是在列宁的... ...[详细]
  • 当矿工遇上AI:POW代币的华丽转身与市场狂欢

    当矿工遇上AI:POW代币的华丽转身与市场狂欢 作者:Duoduo | 来源:LD Capital一场算力的迁徙记得2022年那个秋天吗?以太坊完成了从POW到POS的历史性转变,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搬家,让数以万计的矿工突然失去了"家"。但有趣的是,这些被"流放"的算力并没有消失,它们像候鸟一样寻找着新的栖息地。而Kaspa,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就这样意外地成了矿工们的诺亚方舟。说实话,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最初对这类POW新项目也持保留态... ...[详细]
  • 比特币闪崩背后:一场美联储与政客的暗战正在上演

    比特币闪崩背后:一场美联储与政客的暗战正在上演 12.5万美元的欢呼声还没散去,比特币就给我们来了个"过山车"体验。短短四天,价格直接跳水近1万美元,以太坊更是从4788美元一路跌到4300美元以下。说实话,这个市场永远不缺刺激,就像我去年在Coinbase交易大厅亲眼目睹的暴跌场景一样,投资者脸上的表情从狂喜到惊恐只需几分钟。第一幕:美联储的"变脸"大戏记得六月初的时候,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数据还显示9月降息概率高达84.8%,分析师... ...[详细]
  • 加密市场迎来狂欢季:从华尔街到矿场,牛市气息扑面而来

    加密市场迎来狂欢季:从华尔街到矿场,牛市气息扑面而来 最近这段时间,加密货币市场简直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比特币稳稳地站在41795美元上方,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牛市正式启航了!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次的行情可比2021年那次要稳健得多。传统金融机构正在疯抢加密入场券看看Coinbase的表现就知道了——这个美国最大的合规交易所,股价今年已经翻了3倍多。要知道,这可是在SEC的监管重压下取得的惊人成绩。更让我惊讶的是那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