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回归,我个简投资住本分常识路上理的两单道,守
这些年做投资,我慢慢摸索出一个很朴素的道理:好东西就该长期持有。当然,这个"长期"不是死抱着不放,而是当我看到一个项目踏踏实实做事、价格不离谱,基本面没问题时,我愿意陪它走更远。说来有趣,前两条标准其实很主观,每个人看法可能都不一样。但最后那条关于基本面的判断,却是可以从历史中学习的重要一课。 最近投资群里有个朋友推荐了本书,叫《价值投资经典战例之中国恒大》。这书2019年出版,恰好是恒大暴雷前三年的"巅峰时刻"。现在回头再看,简直是本活教材。记得书中详细记录了当年香橼做空恒大的报告,还有恒大和投行们的反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里昂证券那句警句:重点不是"恒大被质疑什么",而是"为什么恒大被质疑"。 这让我想起段永平常说的"本分"二字。他投资有个习惯,会把那些不本分、不靠谱的企业直接排除在外。特别是对企业债务,他比谁都谨慎。印象中除了早年短暂持有过万科,他几乎不碰房地产股票。现在想想真是明智,用这个标准来看恒大,问题就再明显不过了——为了追求扩张疯狂加杠杆,这就是典型的不本分。 书里有个观点挺有意思,说房地产企业高负债是常态,不算什么大事,还举了行业标杆的例子。这种"全行业都这样就不算问题"的思维,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就像大家都闯红灯,闯红灯就对了吗?当整个行业都在违背常识时,不是常识错了,是行业病了。 其实不光是债务问题,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要守住本分。我最近就在反思一个很看好的造车新势力,创始人越来越爱说大话,做事越来越投机。看着这些变化,我不禁想到:是不是为了追风口、博眼球,开始背离初心了?如果真是这样,那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投资这么多年,我越来越相信:那些花里胡哨的噱头终会褪色,唯有尊重常识、守住本分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这可能不是最刺激的投资哲学,但一定是最稳妥的生存之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投资路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 从哈利波特到区块链:重新认识那些塑造我们生活的世界
- 重新构想比特币金融生态:加密自由银行业的未来图景
- Web3.0时代的数字伊甸园:当元宇宙遇见现实世界
- 市场观察:当币圈与股市同步跳水,我们该警惕什么?
- JASMINER X16-Q家用体验:一台让人放心的挖矿小能手
- 当NFT遇见现实世界:XCart如何重构数字商品新生态
- Venus Protocol:DeFi借贷赛道的隐形冠军
- 当韩流遇上区块链:LBank Labs要在首尔办场不一样的加密狂欢
- 当一个区块链韭菜的自我修养:我的血泪成长史
- 深度剖析Unibot安全事件:当便捷遇上风险,Telegram用户该如何自保?
- Web3东方之珠再放异彩:V神香港行释放的行业信号
-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 一文读懂币圈黑话:新手入市必知的23个术语
- 香港虚拟资产这一年:从观望到狂热再到理性思考
- 零知识证明:当数学遇上隐私保护的魔法
- 2025年9月:区块链圈子的疯狂与理性
- 一文读懂币圈黑话:新手入市必知的23个术语
- GAS暴涨的背后:一场令人窒息的数字货币狂飙
- Web3社交霸主之争:X和Telegram谁能笑到最后?
- 搜索
-